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本溪“战疫”: 心理专家系列访谈《共筑心理防疫线》 (第一讲)
发表时间: 2020-02-23 作者: 已有8480621阅读

 

 

 

《疫情出现后常见心理问题》

                                                 ——郑超

本次疫情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身临其中。由于个人对医学知识掌握程度,个性特点,以及经验不尽相同,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

起初,人们多处于观望、猜测、怀疑的态度,开始说没发现人传人,之后说青年人和小孩不易感染,后来又说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接着就是疾病的迅速蔓延,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使人们开始感到担忧、焦虑,甚至出现过度恐惧、紧张不安等应激反应。

后来,又因医用口罩,医用酒精等供应不足,面对这些压力又出现一些生理、思维以及行为上的变化,如出现头痛脑热,便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数据表明20%的人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生理上的反映,比如腹痛、腹泻、无明确原因的身体疼痛以及胸闷、多汗、发冷颤抖,肌肉抽搐等。

因为怀疑,人们会负面地解读信息,夸大严重后果,也会低估自己的应对能力,比如咳嗽两下就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为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全国各地采取了限制出行、小区封闭、医学隔离等举措,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姓的自由,这也会对大众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缺乏体育锻炼等现象,从而出现孤独、寂寞、失眠。被隔离的人则更加慌乱、恐惧。

此外,因为缺少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支持,缺乏有效的沟通,内心的烦闷无处倾诉,更会加重被抛弃的感觉。

另外,还会出现“病耻感”“污名化”,瓦解人的自尊,产生一种自己不被理解、被爱的感觉。如果之前有过创伤经历或者本身性格内向敏感,由疫情带来的病耻感就会加重患者的自责、愧疚和自我怀疑。

当然还有一些人因长期在家无所事事,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结构发生改变而出现愤怒、暴躁、冲动、激惹现象。

另外,还有两个极端现象:

抑郁悲伤:感觉大难临头,天要塌了,整天唉声叹气,不想活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盲目乐观:认为疫情离我们较远,不会有危险;认为自己抵抗力强,不可能被感染;认为事不关己,不听朋友家人的劝说,不做防护;还有的人认为疫情已经过去,开始聚餐、旅行等。

 

在疫情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下心因性精神障碍

1、急性应激反应(一周内)

认知:恍惚、遗忘

情绪:焦虑、抑郁、愤怒、绝望

行为:失眠、噩梦、冲动

躯体:心悸、出汗、手抖、坐立不安

2、适应性障碍(1-3个月内):现阶段为高发期

宅男宅女们以及未开学的学生们等,现阶段都待在家里面,生活节律与生活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需要去适应,而一些适应能力差的人就会出现适应性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担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自伤的行为。

3、创伤后应激障碍(6个月内)

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回忆,梦境,濒死感

警觉性增高

回避:“情感麻木”,不交际,不参加活动

危机状态下如何调整心态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学习了解传染病知识、 病毒知识 防护知识

觉察接纳自己的情绪

焦虑、紧张、恐惧是人类本能,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机制

适当焦虑可以提高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力

分享自己的体验、记日记、交流、应对模式

4、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兴趣、爱好(养花、书画、下棋、音乐)

5、放松训练:深呼吸,肌肉放松。

6、规划未来

7、寻求专业帮助:热线、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