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式的理发匠

——记桓仁县华来镇木盂子村居民丁毅

提起木盂子村理发师傅丁毅,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声:“好人!”在了解了他的故事以后,一种敬佩、感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从他的身上真正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再续。

不求回报,剪出一片爱心

丁毅,出生在木盂子村五组的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理发的手艺。27岁便自己支撑起理发店,从事理发行业,丁毅一干就是30多年。

常言道:“做好事不难,难得一辈子做好事。”他就是这样一位永不懈怠,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1988年的一天当地的敬老院院长领着养老院的养员到他店里找他理发,大多数都是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排起号来需要很长时间,也不好管理,他就跟院长说:“这样吧,你把他们都带回去,我到敬老院去为他们理发”。从那以后,丁毅每隔40多天,就带着理发工具,骑着自行车到敬老院为这些养员义务理发,理发店距离敬老院有3公里的路程,而且路非常不好走,每年至少得去8次,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义无反顾,从不间断。敬老院里有些老人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把屎尿弄得到处都是,丁毅从不嫌脏,别人都捂着鼻子离得远远的,他却连口罩都不戴,还从不走过场不落一个程序,认真对待每一位养员。很多时候,他在敬老院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店里的生意只能暂放一边。老人是他的一份牵挂,他一到,敬老院就会变得很热闹,老人们轮流洗头、剪发,像过节一样。

25年过去了,敬老院院长换了两任,可他义务为敬老院养员们理发从未间断过。曾经有一年,因为一些变故,他去外地打工一年,在走之前,也没有忘记把这些养员们,他把为敬老院养员义务理发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孩子在父亲的影响下,非常尽责的完成了这项任务,从中也体会到了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助人为乐之乐所在。

无悔奉献,群众眼中的活雷锋

如今走到大街上,琳琅满目装修的眼花缭乱的理发店到处者是,进进出出的都是些俊男亮女,而丁毅的理发店面积小不说,还只挂着一个老式的晃子,没有现代化的染烫花样,但他的技术很娴熟,坚持着一般理发师不爱干的刮脸、剪鼻毛的服务,月收入只有两千多元钱,就是这样的一个他,从事理发行业30多年来,社会上一些残疾人、贫困户等到他店里理发,他都分文不取,有的人问他:“你是做生意的,怎么能不收钱呢?”他回答:“看到这些人,收他们的钱,心里不舒服,我们能帮他们就帮帮他们吧,这样做心里踏实,再说,我也没有做什么,这点小事儿都是我能力所在”。多么简单朴实的话语,从这些话语里,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雷锋精神的延续;从他所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上,真正体现了他人格上的魅力和雷锋精神的永存。

木盂子村中心街有一位智残患者,名叫刘彦波,别的理发店嫌他脏,剪头时也不配合,都不爱做他的生意,而丁毅不但很有耐心,像哄孩子似的给他剪头,而且从不收取一分钱费用,孩子的母亲很感动,曾买了一袋饼干送给丁毅,让他中午饿了好吃,丁毅也很感动,但最终还是没收下饼干,剪完头给孩子带走了,他对孩子的母亲说:“给孩子吃吧,你家里也不容易,我这也不费啥事,你的心意我领了。”多年来,木盂子地区受到过丁毅义务剪发的人不下千人,而他却只有一句:“不费啥事。”

丁毅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理发师,然而,他却在不到几平方米的理发店里,用他的双手、技艺书写着人生的价值,谱写了感人的赞歌,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扬,用大爱之心传承着中华民族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