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农妇演绎坚强人生

——记桓仁县沙尖子镇干沟子村村民高玉芳

高玉芳,桓仁县沙尖子镇干沟子村村民。一个普通农妇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未来,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她退缩,而是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更加从容地度过难关。高玉芳与丈夫栾显仁结婚以来,一直和公公、婆婆以及丈夫的爷爷住在一起,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是四世同堂十多年。生活的拮据并没有影响一家人的幸福和睦,栾家成了村里和谐家庭的典型,高玉芳也是出了名的孝顺媳妇。

四世同堂,艰辛而又幸福

然而四世同堂的生活,虽和睦幸福,但对于高玉芳这个普通农妇来说,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高玉芳丈夫的爷爷栾吉胜已经80多岁高龄,年过耄耋,身体又不好,需要时时有人照顾。公公栾业田,一条腿残疾,平日行走须靠拐杖支撑,残疾的腿只能在地上拖着,为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家里的农活更是一点也干不了。婆婆佟俊文,是一位聋哑人,由于双方都没有专门学习过手语,所以沟通起来只能靠猜。高玉芳刚嫁到栾家时,理解婆婆的意图要费好半天劲,时间久了,了解婆婆的生活习惯、时间安排后,交流上容易的多,但体弱多病的婆婆依然干不了重活。丈夫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年劳动力为维持生活,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可以说,家中里里外外、大事小情如今都落在高玉芳一个人肩上,压力可想而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5年6月,爷爷栾吉胜突然患上脑出血,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急抢救,命是保住了,但由于压迫到脑神经,致使老人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时老人已经88岁高龄,年纪偏大又瘫痪在床,老人身心都受到巨大打击,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为了安抚老人情绪,高玉芳时常陪他聊天,阳光明媚时,还会将爷爷抱到院子里晒太阳。每天早早起来,为一家人做好早饭,伺候好爷爷洗漱后,便将饭菜端来,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吃,定期还会为老人洗头、剪指甲。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有时候老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甚至失禁弄脏床单,高玉芳毫无怨言,每次都及时清洗,以保证屋内的清洁。尽管生活上已经捉襟见肘,但高玉芳还是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钱,给老人买一些他爱吃的东西。在高玉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在93岁高龄时去世。临走前,一直拉着孙媳妇的手,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来不及说似的,只能默默地看着她流泪,不忍离去。作为孙媳妇,高玉芳在婆家伺候瘫痪的爷爷,时间长达6年半之久,邻里乡亲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生活拮据,勤劳而又坚强

丈夫一人在外挣钱养活一大家子,经济条件已经很困难了,自从爷爷生病后,高昂的治疗费用以及后期的医药费、营养费等让这个本就贫瘠的家庭负债累累。为了减轻丈夫负担,农忙时高玉芳就一个人下地干活,别人都是全家上阵忙活,高玉芳家上有老下有小,只剩她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了,因此所有活都是她一人干。每天早起为一大家子做完早饭,伺候完几个老人吃饭,便下地干活,中午还要回来准备午饭,下午再回地里干,直到太阳落山,回家为一家老小准备晚饭,护理他们洗漱完,自己才有空余时间休息。农闲时,她就到处打听哪里需要做零活,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贴补家用。爷爷走后,高玉芳将所有精力放在照顾公公、婆婆、孩子身上。家里现在住的房子是泥坯房,冬冷夏热,雨天还会漏雨,早就想翻修了,但因为要给爷爷治病,实在没有闲钱再盖房子。丈夫从外地打工回来,将欠款还清,盖房子的钱又不够了,夫妻俩商量了半天,公公婆婆年纪也大了,整天住潮湿阴冷的房子对身体不好,于是他们决定将家里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再向亲戚朋友借些钱,重新翻盖房屋。刚还清债务,如今又是负债累累,丈夫工期还没到,目前在家休息,全家只靠种地卖菜挣点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夫妻俩盘算着找点其他挣钱方法。考虑到现在牛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自家院子养头牛,村里有扶贫互助社,夫妻俩从互助社借款一万元,又东筹西借了一些钱,终于买了一头母牛。养牛赚钱,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高玉芳和丈夫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喂牛,定时打疫苗防止生病,精心饲养,生怕出现一点纰漏,毕竟这已经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到如今家里己经发展到9头牛了。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玉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顽强的意志,善良的品质,任劳任怨的精神,诠释了美德的含义,拯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感动了周围的邻里乡亲,她用平凡质朴演绎了坚强人生,用认真态度奏响社会和谐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