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公婆的妇女主任

——记本溪县东营坊乡宫堡村妇女主任贾岩

在本溪县东营坊乡宫堡村,有一位邻里乡亲们公认的孝敬公婆的好儿媳、疼爱丈夫的好妻子、关爱子女的好妈妈。她就是宫堡村妇女主任贾岩。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十多年来她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一人撑起全家信念,无怨无悔

年过半百的贾岩,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和蔼可亲,她有一个三世同堂的家。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她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夫妻俩大部分时间都是两地分居,过着牛郎与织女般的生活。有时候,她也想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相互好有个照应,但一想到家里的老老小小,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就既担心两位老人的身体,也担心一双儿女的成长,于是,放弃了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的念头。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她一人身上。

贾岩不但孝敬老人,而且还是一位贤妻良母,体贴丈夫、关心子女。家里家外的事都由她自己一个人去打理,也从不让丈夫操心。即使家里有再难、再棘手的问题也从不告诉丈夫,全部自己扛,好让丈夫在外能够安心工作。贾岩从来都是不叫苦不叫累,把一切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勤劳能干、关心体贴的好妻子;在子女眼中她是一位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在公婆眼中她是一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儿媳;在邻居眼中她是一位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十几年来,身患多种疾病的公公、婆婆需要照顾,家里的农活需要人张罗,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样样都由贾岩一人来承担。她与两位老人,丈夫的兄弟姐们朝夕相处。姐妹之间大事小事都喜欢找她商量。“长嫂比母”这话用在贾岩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村里谁家有事她都主动帮忙,不计回报,不图感恩。有人问她,“这样做值吗?”她总是笑着说,“这都是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平凡的生活中贾岩就是这样热诚待人, 多少年来,她凭借着一颗善心和孝心,在默默地为家庭奉献着。

照顾公婆二十余载,任劳任怨

结婚二十几年来,贾岩与两位老人从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次气。70多岁的婆婆在十多年前因患眼疾,双眼几乎失明,贾岩把老人送到一家最好的医院去治疗。住院期间,贾岩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一个人忙里忙外,婆婆行动不便,她端茶送水,接屎接尿从没有一句怨言。同病房的病友还以为贾岩是老人的女儿,当得知是老人的儿媳后无不感叹,老人家找到了一位好儿媳。经过治疗,老人眼睛痊愈了,又重见光明。老人逢人就说:“都是我儿媳妇贾岩带我去治好了眼睛,要不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个儿媳比亲生女儿都亲。”婆婆多年患有肺心病,常年靠药物维持。贾岩便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地照顾多病婆婆的衣食起居,无愿无悔。

为了能更好地照料公婆的生活,贾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公婆做好饭,端到炕上,再下地干活。白天还要上班,早、中、晚回来料理家务,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公婆病情严重的时候,贾岩想方设法为老人做爱吃的饭菜,按时按餐给公婆喂饭,每日按时按量地给老人打点滴、吃口服药等等。婆婆是个特别爱干净的老人,贾岩时常把两位老人的行李进行拆洗,衣服也是常洗常换。为了保持老人的身心健康,她经常给两位老人理发、洗头、洗脚、剪指甲。多年来,为了让患病的两位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和老两口聊天,交流感情。公公的耳朵有点背,还总爱听家长里短的事情,贾岩从来都是不厌其烦,一遍遍的重复,直到公公听明白为止。婆婆患多种慢性疾病,个性强,脾气急,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发发脾气,贾岩很能理解这是疾病缠身带给老人一种痛苦的发泄方式,因此,她都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地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不满和郁闷。尽管一家人经济条件一般,但贾岩隔三差五就到集市上买一些老人爱吃得东西,为老人改善生活,而她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在贾岩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的身体日益康复,面色红润,心情也格外愉悦。贾岩常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将心比心,照顾好自己的老人也是给自己孩子做表率。”

养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法律义务。日久天长,贾岩孝顺公婆的事迹在当地广泛流传,在她积极正面的影响带动下,全村人尊老敬老已经成为一种良好风气,她以一名普通农村妇女的平凡事迹为我们演绎了美好的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