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对象的守护者

——记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韩晓华

韩晓华,1977年出生,1993年参加工作。他在平凡的救助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职责。

救人助困挑重责,做刻苦勤勉的实干者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有的甚至混身散发腥臭,或许大多数人看上一眼都会吝啬爱心,可作为我们救助管理工作者不仅不能回避、退缩,更要迎上前去,悉心搞好服务。因为这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韩晓华的工作信条,更是他教育带领干部职工履职担责的行动力和出发点。


两年来,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的中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痴呆人等不同对象,韩晓华始终坚持及时、高效、贴心的救助服务理念,带领干部职工共为1735人次提供了救助服务。为给救助对象提供良好救助环境,他积极争取资金统筹规划,设立了宽敞明亮的接待室,围绕受助人员“生活、学习、娱乐、医疗”等需要,又配套完善了洗浴间、活动室、医务室等功能室的救助设备。改造工作中,韩晓华不图速度、不建虚功,责成专人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工程招投标,与施工单位拟合同、定方案。面对复杂庞大的工程,为避免影响到日常的救助工作,他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与施工单位协商只在节假日开展改造工作。小到一颗螺丝的使用,大到设施设计与布局,他都坚持以精细、实用、质优、价廉为原则,确保改造实用,质量过硬。现在站内环境优美、舒适,受到救助对象的好评。

爱心奉献显真诚,做情系群众的守护者

在日常救助工作中,韩晓华时时情系受困者,带领干部职工、以爱心感化流浪、乞讨人员,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从不因流浪、乞讨人员呆痴难以交流而厌烦,从不因怕疾病传染而逃避退缩,而是随时接收,随时询问,随时救助在工作的最前沿。当人们八小时之余休闲娱乐时,当人们节假日里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时,韩晓华常常坚守在工作一线,或巡视在救助设施改造的工地现场,或巡逻在严寒的大街小巷,给流浪乞讨人员送去御寒的衣被、热腾腾的饺子和医治疾病的良药。2014年除夕夜,韩晓华在救助站值班,来了位70多岁的大爷进站求助,疑似患有老年痴呆之类的病症,说不清自己的姓名与住址,从老人整洁的衣着上韩晓华判断应该是有家人照料的。韩晓华与老人热切地交谈起来,在只言片语中,获取了“平山小学”这一信息,望着老人眼含泪光的眼睛,想着在这佳节团聚之时家人的焦急心情,韩晓华果断的带着老人在除夕夜寻亲。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家都在喜迎农历新年的到来,韩晓华却带着老人在平山小学附近挨家挨户地询问寻找,虽然行为引来群众的不理解和反感,但人们看到韩晓华又一遍遍地解释道歉,都予以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认出了老人,原来老人是出门捡拾纸壳而后发病忘记了回家的路。与老人相聚的家人很感动,封了个红包给韩晓华,他婉言谢绝了。用他的话说“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我能看到这种亲人相聚的场面,才是最令我们救助工作者最欣慰的。”

知难而进谋发展,做求真务实的创新者

随着民政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的通知的出台,韩晓华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救助工作理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关爱性救助、人性化管理。对外积极与沈阳、丹东、辽阳等省内救助管理站建立救助信息交流和沟通协作关系;对上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与公安、财政、卫生、城建、交通等部门建立救助工作齐抓共管和互动配合机制;对内加强救助站管理,规范化运作,坚持对求助者提供“安全检查、政策宣讲、登记甄别”的程序化服务和“衣物换洗、梳理剪发、洗澡助浴”的贴心式服务。针对复杂的受困人群创造性地开展了分类性救助服务,即对老人、残疾人进行帮扶性救助;对流浪少儿进行保护性救助;对避救妇女进行体贴性救助;对危重病人进行关怀性救治;对职业乞讨者进行政策性劝导;对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流浪者,协调公安机关进行保护性救助。此外,对长期流浪人员、遭受困难心有郁结的救助对象,联合专业心理机构提供心理诊疗服务。

寒来暑往,韩晓华带领着干部职工一次次顶着烈日迎着风雪去救助街头的流浪者,一回回陪伴着流浪患者在医院里治疗疾病,一个个焦急的电话寻找着流浪者的家人和地址,一趟趟列车长途跋涉把他们送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韩晓华就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救助对象的心。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闪光的荣誉,但是,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