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载独撑家庭的女人

——记溪湖区彩屯街道彩乐社区居民王兰英

王兰英,溪湖区彩屯街道彩乐社区居民。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生活充满了不幸,然而她并没有就此消沉。面对家庭的重担,这个柔弱的女人,毅然用瘦削的双肩扛起,举步维艰地前行着。从青葱岁月到花甲之年,王兰英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22年,用爱守护着这个家。

飞来横祸,丈夫终身瘫痪

1980年,魏范柱和妻子王兰英结婚,婚后育有一女。魏范柱原是一名彩屯煤矿的职工,后期因下岗只能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虽然苦一些,但却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11月26日,魏范柱在一次高空作业中意外受伤,当场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命虽然保住了,但高位截瘫的结果是残酷的,这意味着他将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度过。  

那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王兰英成了唯一的顶梁柱。丈夫魏范柱出事后,她不再工作只能办理休养,24小时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每月30多元的收入,让本就清贫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魏范柱在病床上昏迷一个月后,意识才逐渐清晰起来。在医院住院的那五个月,丈夫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王兰英为了照顾他更是无法睡一个安稳觉,忙前忙后,不知疲倦地奔波着。  

为了丈夫能够得到进一步恢复,1995年,王兰英抱着一线希望带丈夫去北京进行第二次手术,但依旧没有太大改观。长期奔波导致魏范柱发高烧造成肺部感染,喘气费劲,只能被迫接受气管切开术。术后,王兰英每天都要帮丈夫做吸痰工作,一压一吸痰才能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  

在北京住院的四个月里,一家人更是负债累累。为了节省开销,王兰英每晚挤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有时甚至直接铺件衣服在地上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外加一个馒头,成了她每天的伙食。如今,再次回想当年的处境,王兰英常常感叹:“那时的日子太难了,为了丈夫,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这个家,我必须坚持下去。”

坚强守护,她独撑一个家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丈夫魏范柱被医生宣告“死刑”,终身卧床时,王兰英从未想过放弃,她只盼他能好起来,哪怕希望渺茫。王兰英二十多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照顾丈夫魏范柱,平均45分钟就要给魏范柱翻身一次,这些年不知一共翻了多少万次,王兰英说:“这完全是一个体力活,岁数大了体力也大不如从前了。”  为了防止丈夫因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王兰英每天都要为丈夫做四肢按摩,没有知觉的手脚更是要每隔45分钟按摩一次。做好的饭菜,熬好的药汤,王兰英都要一口一口地喂到丈夫口中。就连丈夫头痒了,只要喊一声妻子,王兰英肯定第一时间出现为他挠一挠。高位截瘫后的魏范柱,终日无所事事,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妻子的大包袱,这种巨大的转变使得魏范柱心里难以承受,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为了平复丈夫内心的忧虑,王兰英经常陪他聊天,讲笑话,不断地鼓励和开导他。耐心的劝解,悉心的照料,使得魏范柱开始慢慢适应这样的生活,也更加理解妻子的不易。

积劳成疾,她不离不弃  

祸不单行,王兰英80多岁的老父亲因脑出血导致偏瘫,并伴有老年痴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王兰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边要照顾瘫痪的丈夫,一边还要伺候患病的父亲。有一次,王兰英高烧40度,从医院看病回来后仍一刻不停歇地为丈夫和父亲做饭。多年的操劳使得王兰英本人患上心脏病、风湿病、颈椎病等多种疾病,然而她深知,如果自己倒下了,这个家庭也就完了,是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继续前行下去。如今,王兰英和丈夫都已退休,两人退休金一共两千多元,稍微缓解了家里的窘境,可即便如此,每月除支付丈夫和父亲不菲的医药费外,也所剩无几。已经出嫁的女儿尽管自己家庭也不富裕,但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还要经常接济他们。日子依然艰难地过着,但王兰英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坚守丈夫,邻里赞不绝口  

从住平房到2007年政府拆迁搬入楼房,邻居们亲眼见证了王兰英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丈夫。惊讶于她的执着坚守,惊叹于她的无怨无悔。每每看到王兰英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热心的邻居们都会时不时地赶过来帮她分担些家务活儿。丈夫魏范柱感叹道:“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若不是王兰英的朝夕相伴和精心照顾,这20多年来,我这条命可能早就没了。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她也在坚持,对于王兰英,除了感谢不知道还能说些啥。”    

没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没有甜蜜温馨的软言细语,有的只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付出与坚守。一路走来,再大的打击我们一起面对,再多的苦难我们一起承担。平凡的生活中,王兰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感动。相信这份沉甸甸的爱会让他们携手前行,奔向幸福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