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传递 情暖人间

——记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八里甸子村村民殷志凤

殷志凤,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八里甸子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用瘦弱的双肩撑起家庭的重担,几十年如一日地赡养疾病缠身的公婆,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供养两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她用女人特有的坚强与韧劲,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家庭,用爱心和温暖,传递着人间美好。为爱情义无反顾

1988年,经人介绍殷志凤认识了八里甸子村包家堡子的包井元。由于包家家庭条件不好,娘家人心疼女儿,竭力反对二人的婚事,希望女儿找个经济条件好点的婆家,况且当时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少。可殷志凤被包井元的为人深深吸引,毅然决定与包井元共结连理。结婚是件大事,彩礼更是重中之重,但在殷志凤眼里,只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这些物质上的东西都可以忽略。于是,她只要了两套行李,坐着马车就嫁进了包家。婚后小俩口恩爱有加,并肩奋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孝敬老人,养育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虽不富裕,却是温馨幸福的。

为家庭坚强守护

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的一天,丈夫包井元下地种田时突发意外,被牛顶撞导致下肢高位截瘫,只能终日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这个突发情况对殷志凤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那时,两个儿子还在上学,婆婆患脑血栓需要人照顾,公公也是疾病缠身,整个家庭的全部重任都落在殷志凤一人身上!前路茫茫,无依无靠,殷志凤有苦说不出,只能背着家人,默默地跑到没人的地方哭泣,以发泄内心的悲痛。“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为了公公婆婆,我必须坚强起来”,殷志凤一遍遍地鼓励自己,擦干眼泪,勇敢面对生活带给她的种种磨难。她开始四处筹钱为丈夫治病,遍访了很多家医院,最终还是没能让丈夫站起来。一个七尺男儿就这样不能行走了,这对丈夫打击很大,变得暴躁易怒,时常冲殷志凤发脾气、摔东西,她始终不离不弃,耐心安抚。每天清晨,天刚亮,殷志凤便起床为一家人做好早中饭,侍候公婆和丈夫吃完早饭,叮嘱午饭热一下即可,然后带着农具下地干活,这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回来还要为一家人准备晚饭,为了防止瘫痪在床的丈夫下肢坏死,殷志凤每天都要为其按摩腿部1小时以上,临睡前还要陪儿子学习,一天下来,常常累得精疲力尽。镇民政办、计生办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多次深入家中走访慰问,为她家办理了低保,钱虽然不多却是雪中送炭。多年来,殷志凤家一直处在屋外下雨,屋内漏雨的窘境中,经过村委会多次协调,镇民政办多方努力,终于得以修缮。治病欠下的外债一直是殷志凤心中的一大牵挂,为此,她一边照顾家人,一边研究着在菜地中种些树苗,增加产品种类和数量,闲时也接一些零活,一点点积累还债。殷志凤的辛勤劳苦,大儿子一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减轻母亲负担,他初中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懂事的他挣钱从不乱花,总是分文不差的交到母亲手中,还时常安慰母亲说:“妈妈您放心,我如今长大了,能挣钱了,能帮妈妈撑起这个家了。”听到这话,殷志凤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潸然泪下。尽管感动,但她还是内疚于没能力供养大儿子继续读书,这成了她一生的痛。

为传承相互扶助


几年来,大儿子外出打工,殷志凤在家照顾二老和瘫痪的丈夫,侍弄着几亩粮田,供小儿子读书,日子依旧忙忙碌碌却也充满了希望。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公婆买点好吃的,适时为他们添置新衣。公公不忍儿媳过于操劳,总是力所能及地帮着干点家务。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公公也得了脑血栓,这下子殷志凤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多舛的生活让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格外坚强,她坚信再苦再难都会挺过去的。2009年,大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看到包家的现状,女孩子家人极力反对,然而女孩子像极了当年的殷志凤,坚定地嫁进了包家。婚后,儿媳妇帮着一起料里家务,侍奉几位老人,勤勤恳恳,毫无怨言。2009年4月,殷志凤的婆婆去世,享年83岁。多年的洗洗涮涮,端水倒尿,让殷志凤早已成为习惯,婆婆走后,她便把更多精力放在照顾公公和丈夫身上,每天精心护理,屋子也收拾的干干净净。2010年,大儿子为她生了个孙子,小儿子通过自已的努力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这是殷志凤最开心的一年,也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

2013年9月20日,公公去世,享年81岁。两位老人的相继离世,让一直忙碌的殷志凤有些不适应,25年来的点点滴滴时常浮现在脑海中,如今她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丈夫、陪孙子。殷志凤用坚强不屈的信念、任劳任怨的态度支撑起这个家。乡亲们都说“老包家的媳妇,真是个顶个的棒,是咱村里妇女的榜样啊!”百善孝为先,让孝心传递,让温情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