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甸子村的“大善人”陈元生

——记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八里甸子村村民陈元生

陈元生,八里甸子镇八里甸子村村民。在岗期间,从1990年到2006年为村公益事业自掏腰包2万多元钱,即使从村领导岗位退休后,也不忘为村民办实事,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倾向群众的利益,都会认可自己吃亏也让群众得实惠。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八里甸子村有个出了名的“大善人”,他做的事让全村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他就是从村领导岗位上退休的老共产党员陈元生。今年已经61岁了,1995年入党,先后担任过青年队长、镇农机厂厂长、参场场长、村长、村支书等职务,在村民眼里,他做的善事可是太多了。

说起陈远生做过的好事,村民们掰着手指如数家珍,一件件诉说。2004年,八里甸子村开始了自来水入户改造工程。那一年他还是村支书,为了让400户1400名村民能吃上放心水,他忙前忙后,帮助县设计队勘探,协调村民用地。不光组织村民用了3个多月时间把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还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自掏5000多元钱购买施工用的小管件。

1990年,陈元生担任参场场长,当时参场急于发展规模种植没有钱,他把父亲去世时乡亲们凑的1万元份子钱拿出来给参场买人参帘子,在为村集体做出贡献的同时,至今也没往回要那一万元钱。1998年,农历腊月十六,陈元生 78岁的老母亲去世。老太太刚出殡完,家里还有一堆事要忙活。而这时,老百姓找到当时正当村长的他,希望他能组织村民集资安装有线电视,好让大伙过上一个有文化娱乐的春节。陈元生一听,二话没说,放下家中的活,和村干部到县广电局联系,还亲自入户收材料钱,由于有的村民外出打工不在家,买材料的钱不够,他就自己掏钱先垫付购买材料,一直忙到年三十,终于让家家户户通上了电视节目。许多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都赶忙将陈元生为他们垫付的材料钱还回去,但有些村民家中实在太困难了,陈元生对于剩下的没有还的600多元材料款都直接一笔勾销了。

舍己救人,老当益壮

老陈在村里行善,村里人都有数。远的不说,就说2012年村里大雅河涨大水,正在过河的67岁老汉孙德际被水冲跑了。正在河边防汛的陈元生看到了,不顾自身年老体弱,和侄子、孙子三人一路沿河小跑追了1000多米将老汉捞上来了,救了他一命。事后,老汉孙德际拿着钱登门道谢,被陈元生一口回绝了,“我接受你的感谢,至于钱,我是一分也不能要的。”陈元生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群众有难时,就应该及时站出来。村民有困难了,村里要发展了,都要做出贡献,这样群众才能服你。就因为陈元生心中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因此,在他从村领导岗位上退休以后,仍然在到处行善不止。

凡人善举,热爱家乡

2006年,因年岁大了,身体也是每况愈下,陈元生从村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的他在一次上山采集过程中,发现由于山区村民院落夹栅子,每年需要大量木材,给山林带来巨大损毁,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无辜的浪费,毁掉了家乡的青山绿水,破坏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他看电视,听收音机,叫儿子上网查找解决办法,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周边县农村实地调研,结合网上查找到的办法,陈元生研制出了一种代替现有的木栅子的新型水泥板栅子。用上这样的栅子,每家20年就能节省木材120立方米,资金2万元,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推广这种环保水泥板栅子,他成立了一个水泥板预制厂,专门生产经销水泥板栅子。但就是这前景利好的买卖,他也不忘行善事,碰上村里村外前来购买使用他家产品的五保户、困难户、残疾户,他都只收个成本钱。截止目前,累计损失盈利7万余元。五保户、困难户、残疾户是这个社会的困难群体,他们都有着痛苦的人生经历。但他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应该有生活保障,有人格尊严,有人生希望。陈元生常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有能力进一点微薄之力,让他们感觉到党的温暖,社会的和谐,这都是我该做的。”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代表着陈元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体现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和宗旨。陈元生的水泥板栅子,累计为村里节省了2000多立方米木材,直接为村民节省资金120多万元。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陈元生被村民称为“大善人”,不是一个时期,一件事的付出赢得群众的尊敬,而是因为他始终怀着共产党人的贤达胸怀,有着共产党人服务群众的崇高思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促使更多党员同志向他的方向努力前行,为和谐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