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好警察

——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常亮

常亮,一名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局工作的民警,工作中,他立足本职,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以一切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为追求,坚持为人民服务,扎根一线、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他是一颗“螺丝钉”,对于组织上交代的任务,总能创造性地执行好、完成好

根据大队工作分工,常亮负责处突增援组和大队车辆的管理工作,在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中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计得失,率先垂范,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当前治安维稳形势,为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常亮充分发挥在部队曾当过侦察兵的优势,和同志们不同情况、不同地形一起分析研究处突工作,为了使处置方案科学合理,更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对每个环节他都要反复进行实践检验,日积月累,他先后总结出了三大方面六种情况的处突增援工作预案。并多次组织了现场演练,使同志们做到知职责、懂任务、会分工、能作战,为圆满完成处突增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使突击队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状态,他多次组织驾驶员进行岗上培训及安全教育,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及时与支队车管人员沟通进行车辆维修,保证车辆出得动,做到全年车辆完全无事故。

他之所以这样,用他自已的话说就是:“干工作就是要让组织放心!”

他是一张群众的“活地图”,为出行群众提供一切便利是他最大的心愿

“当群众遇到困难找到我们,但我们却不能及时为群众提供帮助,那就是失职。”2014年5月,常亮遇到了一件让他至今“耿耿于怀”的事。在家休息的常亮送女儿上课,路上遇到了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向他打听去溪湖应该坐几路公交车。一向自认为对本溪道路很熟的他一下被问懵了,因为自己从未在这里坐过公交车,看到大爷失望的眼神,常亮心里别提有多别扭了。“老百姓都知道有困难找警察。如果在执勤中遇到这样的事儿,让群众怎么看咱身上这身警服呀!” 从此,常亮手里多了一个小本子,而且细心的妻子还发现,下班后一向喜欢在家看电视的他突然变了,不但不看电视了,经常是回来后休息一会儿就出去了,说是锻炼身体。回来后,就在那个小本子上认认真真的记着什么。原来,为了熟悉全市公交线路,常亮在地图上划分好区域,每天有计划的对各条公交线路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各条线路运行的公交车次,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之间都停靠的站点有几个,都是什么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个月的时间,常亮把市内公交车坐了一个遍,如今,在乘坐公交车的问题上他是“一口清”,遇到问路的群众,他不但说的明白,对外地群众他还把路线仔细的写在纸条上。

他是一位群众的“守护者”,在为了群众、方便群众中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015年3月13日,常亮带领突击队队员在火车站执行武装巡逻任务。晚上22时,当巡逻至火车站出口处时,他发现地上有一个手包,经现场检查,内装现金13700元,另有身份证2张及一些票据。由于时间较晚,火车站出站口基本没有旅客和工作人员。想到失主携带大量现金一定有急事,常亮便立即派出队员在手包遗失地点周围查看,也没有发现寻找丢失手包的失主,无奈之下,只好先回到支队再进行查找。回到单位后,想到失主丢失手包后的焦急,常亮顾不上巡逻了一天的疲劳,打开电脑用公安比对系统查找失主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手包内两张身份证的查找比对,终于联系到了失主。22时30分,失主来到特警支队突击队,经过支队民警对手包及包内所装物品进行核对,最后确认此人确为失主本人。原来,失主是一名个体经营者,当晚带着现金准备去进货,从火车站停车场出来时,打开车门刷卡中不慎将手包遗失车外,回到家中才发现手包不见了,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丢失的,只好自认倒霉。没想到突然接到了特警支队民警的电话。拿着本已不报任何希望却又失而复得的手包,看着疲惫的民警,失主紧紧握着常亮的手说:“说实话,我以前对警察印象不是太好,这次你们不仅仅是为我挽回了万元的经济损失,还让我彻底转变了对你们的偏见,你们是真心保护咱老百姓啊!”第二天,失主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拾金不昧、弘扬正气”送到了本溪特警支队。

常亮同志把本职岗位作为服务群众的舞台,把自己的每一份热情、每一滴汗水,全部倾注在服务百姓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让警察真正成为百姓眼中的一张“名片”,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有付出就有收获,常亮说:“现在咱本溪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和谐,群众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能为百姓做点事,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