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你的“腿” 伴你走过风雨

——记明山区东兴街道办事处东兴社区居民冯秀媛

家住明山区东兴社区的冯秀媛今年74岁了,相守57年的时间,却用了46年时间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尽管没有子女但是她用不离不弃的守护演绎了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即便这样,她不但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老伴照顾的无微不至,还热心的帮助周围的邻居,帮助社区张罗着大事小情,发挥着她的余热。

爱人瘫痪,她毅然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17岁那年,冯秀媛经人介绍,嫁给比她大3岁的丈夫。当时丈夫在本溪市电控设备厂工作,刚结婚的时候由于家境不是很富裕,在新立屯租了个小平房,一对碗,两双筷子,两套行李,就是所有家当。经过几年努力盖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小房,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了。1968年10月2日,这个让老两口刻苦铭心的日子永远的烙在心底,因为这一天是她命运的转折点。那天,丈夫一大早就去附近的山脚下挖黄土,正遇上山体塌方,整个下半身被埋在废墟之中,腰部严重受伤,几家医院都治不了,医生建议尽快到大医院试试,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瘫痪。
  当时,家里根本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她一次次找到丈夫单位的领导,希望他们能帮忙,特殊的家庭情况和冯秀媛的真诚令人感动,最终单位报销了部分医疗费。冯秀媛带着丈夫辗转沈阳、北京、白城等地的多家医院治疗,背着身材比她高大许多的丈夫上、下楼,吃药、打针、手术、按摩都试过了,可最终丈夫还是下身瘫痪,双腿毫无知觉。这个打击对于任何人都会承受不住,他像所有突患重病的人一样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多次想过自杀,每次都是老伴从死亡线上将他拉回,并在身边守着他。她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腿,她不能让这个家散了。丈夫的脾气越发变得暴躁,经常撵冯秀媛走,邻居、朋友也都劝她改嫁。“年轻时他对我不错,人生一世不容易,我不能抛下他。”这是冯大娘最简单是想法 。“他脾气不好,我不和他一样儿的,特别是现在老了,他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他说鸡蛋长个把儿,我就说是树上结的。”每当说这些话时冯大娘总是笑呵呵的,但当年的经历却没少让她偷偷流泪,是乐观的心态让她坚持到现在。

丈夫卧床,冯秀媛一天要帮他翻好几次身;腰部不能用力,难以正常排便,她帮丈夫揉肚子再一点点用手抠出来;口渴了给他倒水,到了吃饭点儿,盛好饭端到他面前,早晚的洗漱用水都要送到眼前。为了照顾丈夫,冯秀媛辞掉了在站前旅社的工作,在家附近找活。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生计,她每天推着丈夫去卖汽水,又要上货又要进冰块。一次下大暴雨,市内涨水把汽水都冲走了,为了减少损失,她一边忙活摊铺一边顾着丈夫,一个人手忙脚乱。
  她的丈夫高大爷说:“我得病以后,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承担,和煤、挑水、扒炉灰、刨地沟、铺屋顶,都是她一个人干,没有她我甚至活不了。”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如今的冯秀媛已经是古稀之年了,95岁的老妈妈多年前就因多种疾病,而卧床不起,近几年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冯秀媛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更感恩母亲帮助自己分担照顾病人的重任,她没有劳烦生活也不宽裕的姐姐,自己毅然担当起照顾母亲后半生的责任。那段时间,谁到她家都会被感动,普通的两居室,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她本身也是老人了,还要照顾两个病人,但是她却说,她说上帝对我很好了,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是我也倒下了,没人照顾老妈和老伴,那才惨呢,而且70多岁了还有妈可叫,谁不羡慕呀。就在2013年十一前,母亲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带走冯大娘乐观的心态,街坊邻居没有不认识她的。每次出门前,冯大娘都把便盆等必备物品放在床边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回来后马上收拾得干干净净,用开水消毒。

2008年东兴社区成立后,她不但没有向社区说过自己的困难,她还积极的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当时因本地老年人居多,急需成立一支老年娱乐的健身队伍,但是苦于没有人张罗,冯秀媛便接下了这个在旁人看来不太好好完成的任务。人家都说:“你何苦接这个苦差事,组织起来还好,要是谁也不听你调遣,还费力不讨好,而且你又无利可图。”她当时就一心想:要是老年朋友们能在茶余饭后边娱乐边健身,真是一件好事。她在当地是老户了,而且声望也高,在她的号召下,很快就组建起一支秧歌队来,每晚都在小广场上健身,优美的舞姿、欢快的音乐成为新立屯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今年,社区要成立图书室,由于资金短缺,需要居民们把家里闲置的图书捐出来,冯秀媛就帮着挨家挨户作动员,等图书室建成了,社区为了让图书室发挥作用,就借着图书室在假期给学生们当自习室,又是冯秀媛在自习室成立后主动来维护学生们的秩序。

冯秀媛经常说,丈夫有病这些年,没少接受大家的帮助,每次带丈夫出门都会有人帮忙推一下,而且如今还住上宽敞的楼房,所以她要尽力帮助周围的人尽力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