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师德更加美丽

——记市第十二中学教师赵海英 

她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从教14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深知要对得起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家长的信任、社会的重托,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所以她既积极投身于各种理论学习,又能抓住每一次教学赛事,在比赛中学、在实践中学。她说:“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

她用优异的成绩来崇尚师德

1999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她参加了全市电教课表演赛,就被评为优质课,深受全体与会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并让她深切的体会到“赛中学”、“赛中获”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2000年全市的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赵海英同志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同时作为大赛的唯一代表为全市数学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深受与会领导及同仁的好评。次年5月,该同志代表本溪市到大连参加全省数学优秀课评比,并再次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参加东北三省数学优秀课比赛的参赛资格。在同年9月牡丹江举行东北三省数学优秀课大赛中,再获一等奖,为学校、为本溪赢得了荣誉。同年年底,赵海英同志在第三次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赛中再获二等奖,为本溪数学界赢得荣誉。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赵海英同志迅速成为十二中学的数学教学骨干。赵海英同志坚持在比赛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即使在取得全国性的荣誉后,该同志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于 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内,三次参加了省市级课例比赛,均获一、二等奖,并于2007年3月作为我市唯一的代表,为全省教研员及全市数学教师上了一节课改观摩课,深受专家和与会教师的高度赞誉。

面对各项各级赛事的优异成绩,她没有自满,没有沉迷其中,而是将赛事中的收获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改革---她的学生总是最先领略教学最前沿的方法和理念,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他们喜爱而崇拜的赵老师的课堂。她所教的班级在二十几个班中始终名列前茅,所教班级的中考成绩优异,所教学生多人获各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二等奖,所带班级中考成绩突出。她也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校教学奖,并多次在校做经验介绍。

她用无私的奉献来诠释师德

1998年大学刚刚走出校门又跨入校门的她,还未真正懂得奉献的含义时,已经从第一天当老师起,从第一天接触到学生起,就开始了奉献,并深深的爱上了这种奉献。她家住距学校有几十公里的郊区,她每天乘坐早六点晚六点的火车通勤,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是奉献;在城市绚烂的霓虹灯下,她每天下班后在办公室工作,最后离开学校的匆匆赶往火车站的身影,是奉献;因心里只装着学生,在寂静的黎明和漆黑的傍晚独行,也未曾害怕和退缩,是奉献;把三十平的新婚小屋当成她对班级后进生进行义务个别辅导的场所,是奉献;为了能再多些时间见证学生的成长,她怀孕期间一直坚持到临产才离开三尺讲台,是奉献;产假仅休三个月就重返岗位,是奉献;为了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将无暇照顾的几个月大的孩子,送到几十公里以外本溪县农村婆婆家照顾,是奉献;初三中考前夕孩子生病在沈阳住院,选择陪伴学生而放弃照顾孩子,是奉献;爱人、父母、公婆对她工作的全力支持,是奉献,是她整个家庭为教育事业的奉献。

在家人的倾力支持下,她全心全力的工作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但从教十四年,她愧对家人的太多,因为她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爱都给了她的学生,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她用厚爱差生来升华师德

赵海英从教十四年,做了十一年的班主任,培养的优秀的学生不胜枚举,但“以诚感人,以爱育人”始终是她工作的信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掘每名学生的潜力,发现每名学生的优点,不以成绩定优劣,始终是她的原则。大家都知道,对于优秀的学生,认人都爱,可赵海英更爱“差生”。

她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在后进生的帮教和转化上,她说:“后进生也是孩子!”她从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而放弃他们,更不会为了学习优秀的学生而漠视后进生想退学的思想,相反,她会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他们,这样只能是给她增加更重的工作负担,但是她说:“我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孩子,更不能把包袱推向社会!”

在她真挚情感的感染下,在她这种执着精神的鼓舞下,她所带的班级团结向上,没人歧视、排挤后进生,后进生也尽全力改变着自己,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赏识、得到关爱,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默然形成。赵海英同志也与学生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收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拥护。

回顾这十四年的教师生涯,她没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烈士教师谭千秋那样美丽的壮举;没有像马佰军、徐云玲那样在艰苦的农村小学近三十年的坚守;更与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教育家相去甚远,但也正是无数个像她这样坚守着立足本岗、爱岗敬业的老师构成了教育系统的主力军;正是无数个像她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为教育事业彰显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