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最美地瓜嫂

——记平山区崔东街道办事处合峰社区居民张盼月

她没有工作,丈夫重病过世,婆婆久病在床,女儿还在上小学。摆地摊、卖烤地瓜,她说“不管多难,一切都会过去的。”天没亮,在平山早市卖烤地瓜的张盼月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微笑,热情,嗓门亮,44岁的张盼月竟用她柔弱的肩膀,把一家老少三代的日子撑了起来。

顶梁柱塌了

1997年,28岁的张盼月通过相亲,认识了27岁的本钢一钢厂工人庄元凤。两人一见钟情,恋爱不久就结婚了。张盼月没工作,平时靠摆地摊,给小家添点收入。日子虽然清贫,但恩爱的小两口还是过得有滋有味。2000年,随着女儿的降生,幸福的小家又添了许多欢乐。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庄元凤所在的单位放假,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断了。庄元凤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靠打零工来维持小家的生活。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终于压垮了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庄元凤。2003年,庄元凤患上了严重的胸膜炎,尽管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病也不见好转,再也不能出去干活了。那时女儿才3岁,久病在床的婆婆也要人侍候。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一大家子失去了依靠。张盼月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然而想到这一家老少全靠她吃饱饭,又下不了这个狠。可是一个弱女子挑起全家的重担,谈何容易?为此,张盼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冬天卖烤地瓜,夏天卖烤苞米,张盼月不惜自己下苦力,也要让一家老小都有个奔头儿。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期间,丈夫又得了肝硬化。这几年的生活,最折磨人的有一回,老庄住院,婆婆胸椎骨折住院,与此同时,女儿高烧肺炎也住院了。张盼月天天在不同病房穿梭,忙完老的忙小的,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一直转一直转,转晕了闭会儿眼,醒了再接着转。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下任何一个!”

平时,张盼月天没亮就起来把地炉子生好,把地瓜先烤上,然后赶忙把三顿饭做好。忙完这一切,张盼月推着小车到早市买地瓜。晚上七八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着张盼月这么辛苦,庄元凤经常心疼得直掉眼泪,抱着妻子痛哭:“我太没有用了,真想把你打跑得了,省得在这陪我遭罪!”每当这时,张盼月总是笑着安慰丈夫说:“一切会过去的!”

真情面对考验

2009年,丈夫庄元凤终因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给原本就常年被病痛折磨的婆婆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算到小门诊打针,4年来,身患各种慢性病的婆婆就住了17次院。除了卖烤地瓜,张盼月再度担负起照顾婆婆的重担。儿子去世后,婆婆总担心媳妇受不住这份苦,丢下她和孩子跑了,再加上老人有病心情不好,因此经常刁难张盼月。有一次,老人住院,让张盼月出去给买白面馒头。张盼月为了给老人换换胃口,买了玉米面的馒头。这下,婆婆不干了,数落了张盼月半天。老太太挺生气,说和她对着干,控制她的饮食,说‘你让我跳芭蕾舞我还得跳啊?’当时张盼月说了一句话,给老太太逗乐了,她说‘妈,你要能跳芭蕾舞,让全院的病人看乐了,病好了,那你还做好事了!’”多少人告诉她,趁年轻再找一个得了,早点解脱!“就算我带着孩子嫁了,婆婆怎么办,我不能丢下她不管!”无论生活多么坎坷,张盼月压根就没想过和这个贫困的家分开。

梳头、洗脸、擦身子----每次婆婆住院,张盼月像对自己妈妈一样护理婆婆。婆婆便秘,张盼月用手把大便抠出来;婆婆插尿管排尿,经常淋湿了张盼月的手;婆婆洗脚,张盼月将老人的脚趾缝都搓得干干净净;婆婆吃剩的饭菜,张盼月捧过来就吃掉。张盼月的付出,最终让老人卸下了担心和防备。一次有人问:“老太太,你真有福气,侍候你的这是谁呀?”婆婆乐呵呵的说:“当然是我女儿!”听了婆婆的话,再苦再累都没掉过眼泪的张盼月涕不成声。

“地瓜嫂”四邻赞

照顾婆婆,教育孩子,乐观豁达的张盼月在生活的重压下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在平山早市,熟知“地瓜嫂”张盼月的人都打心眼敬佩她。“小月是个苦命的好女人,那心眼才好使呢!”在张盼月旁边摆地摊的刘淑清说,“去年有个女的钱包掉了,里面有1万多块呢?小月捡着了还给了人家。丢钱的人硬塞给小月1000元钱,小月说啥没要,她家啥情况啊!俺们都说他傻!”“可不是咋地,看见要饭的,小月的地瓜也没少给。”卖菜的李在福大爷感慨到:“她担子太重了,男人都难以承受。可俺们从来没听过她抱怨过谁,一天乐呵呵的,谁有事求她看谁,她赶紧跑来帮忙。”

在建工三和小区,提起张盼月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张姐挺能吃苦的,她家住三楼,100多斤的地瓜,经常一袋袋自己往家里扛。”邻居马女士说,“老人久病在床,即使亲生子女也被折磨得没耐心了,何况是儿媳妇。也许短时间侍候,儿媳妇都能做到,但十年如一日像她这样,却是很少见。”

张盼月对待婆婆的点点滴滴,左邻右舍看在眼里、挂在嘴边,直夸她是个好媳妇。而张盼月总是说:“这些事算不了什么,天下儿女都一样,谁没个老的时候?我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