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满族民间故事传承人 ——本溪县高官镇泥塔村村民
发表时间: 2017-09-01 作者: 已有9369783阅读


在本溪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自小就爱听爱讲满族民间故事,在过去的年代里曾因讲故事没少挨批斗。如今小故事让他讲出了大名堂,他与田连元、单田芳共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老人名叫爱新觉罗•庆凯,但他说那是老姓,如今自己的家族早已改姓金,他叫金庆凯。时至今日,已经77岁高龄的他还能清晰地记得560多个民间故事,坐在那里,讲上几个小时依然精神矍铄。

可能讲故事也有遗传因素。从祖上便住在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泥塔村的金庆凯讲故事已有60多年,他的故事大多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在家族中已经传承了数代。在他儿时的印象中,自己的爷爷和两个大爷都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一到冬闲时节,家里头准围满了村民。炕头上盘腿—坐,大茶缸一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什么《哥俩吃鸡》、《老哈王逃难》、《圣贤愁》、《洋少爷当翻译》……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笑声一阵阵响起。

金庆凯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聪慧的他在潜移默化熏陶下继承了很多民间故事。因为感兴趣,金庆凯的记忆力惊人,只要是听过一遍的故事,第二天就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小时候上山砍柴,一进山,小伙伴就围拢上来让金庆凯“来一段”,听过之后还主动把柴帮他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金庆凯肚里的故事越来越多,会讲故事让他备受尊重,大家都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百事无所不知”。

金庆凯的一生经历坎坷,上世纪50年代,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抚顺矿务局当过火车司机,曾经九死一生;60年代他回到泥塔村当过生产队长、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还在县保险公司当过偏岭保险所所长,但无论什么时候,“故事篓”的大名都一直陪伴着他。1971年,因为给徒弟们讲故事他还挨过批斗,被称为“三黄四旧”,给年轻人“放毒”,让金庆凯没少受罪。可即使如此,也没能改变他爱讲故事的本性。文革结束后,镇里每年春节举行联欢会,“听老金头讲故事”都是压轴曲目,一直保留了整整18年。

“一轮到我的节目,左一个右一个大家掌声不断,根本下不去场。”提起那段辉煌往事金庆凯一脸骄傲。

同样的故事讲的人不同效果大不一样,金庆凯讲故事时俏皮嗑多,加上手式、语调配合常把听故事的人逗得哈哈大笑,也是他吸引人之处。另外,他也注意因人而异,给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故事。比如到屋里一看,文化人多,那他讲的故事就要带点儿诗句和文采;要是小孩子多,他就不讲鬼故事,怕讲完之后孩子不敢回家;要是女的多,那就一句荤词的也不能带。

金庆凯讲故事讲了60多年,没别的愿望,就是想逗得大伙哈哈一笑,解解心头之闷得了,没想到,近几年这故事还让他讲出了名堂。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金庆凯的家里就人流不断。刚开始是县里文化部门来人,说要挖掘民间艺术,为他整理经常讲的那些故事,接着省里、国家、这个部门、那个大学的研究人员也相继到来,与村民们一起爬在他家炕头听故事,将他讲述的200多个故事都印成了铅字发表,编人了《本溪满族民间故事》、《燕东瑰宝》、《奉溪县资料本》等众多书籍里。2007年6月,金庆凯被授予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民间故事)称号,2009年,在我国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中,爱新觉罗•庆凯与田连元、单田芳等艺术大师共同上榜,成为满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人,这个世代居住在小山村里的老人每年享受国家8000元的津贴,一下轰动了泥塔村。

金庆凯不再是那个“会讲故事的老金头”,而是受国家保护的人物,转眼之间成了名人。

“我的故事不能埋在心里头,作为文化遗产的话,就是让后代们都知道,把故事传下去。”

自从当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念过6年书的金庆凯老人遂渐懂得自己的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让人们爱听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文化,需要传承,开始有心进行整理。只要是有这个学者、那个学校的文化人来他家里收集资料,都无偿提供帮助。去年辽宁师范大学来了6个学生,要把他尚未整理成文字的200余则故事编辑成书,他高兴坏了,让6个孩子住在家里,顾不上自家的农活,陪着人家讲了整整一个星期故事。  

然而,金庆凯也有自己的困惑,那就是现代生活丰富多彩,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过去闲暇时围在他身边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不知这种民间艺术会不会消失。  

“2008年之前,一到暑假、寒假,来我家炕头趴着听故事的孩子还挺多,可这两年,一点点都不见了,都跑回家玩电脑去了;更别说大人们了……”

现在他最痴迷的“粉丝”是12岁的小孙女金宏浩,小家伙只要一来爷爷家,清晨一睁眼准钻进爷爷的被窝里吵着听故事。更让金庆凯感到欣慰的是,孙女颇有自己当年的风采,只要听过一遍,基本就能把故事情节复述下来,讲给其他的同学听。小小年纪,肚子里已装了百八十个满族民间故事,常让他有金家后继有人之感,也让他对靠口传心授的民间故事发展抱有很大的信心。  

“既然咱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就应该为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多做点儿事。”  

如今,77岁的金庆凯每天除了给那些为他整理满族故事的“文化人”一遍又一遍地讲故事,这个有心的老人还花费心血收集了2700多条满族民间谚语,希望有一天可以出版发表,不让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