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身边好人”邢敏:上百名“大孩子”的“邢妈妈”
发表时间: 2023-05-26 作者: 已有1195阅读


近日,在明山区“阳光家园”会馆,邢敏正带着“大孩子”们在做手工,墙上挂的是“大孩子”们编织的串珠装饰画,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邢敏今年60岁,自小患上了双下肢麻痹,行动起来不太方便。可就是这样一位被大家认为应该受到社会救济的残障人士,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经营起五金店自食其力,并且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尽全力去帮助身边的残障人士、智力障碍人员群体,用坚定的信念为弱势群体奏响了华彩的人生乐章。

2005年,市残联面向全市残障人士招聘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邢敏毅然放下了自己经营多年的生意,应聘成为建光社区的专职委员,从事为智力障碍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工作。她先是与区残联积极沟通,有针对性地向合金二厂推荐具备相应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还自费复印了企业用工信息单,送到社区每个残障人士家里。在她的努力下,2007年,在合金二厂就业的残障人士达到了170人。

邢敏在工作中发现,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人员在成年后想要正常工作生活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长期待在家里,不仅病情得不到缓解,还会给家人带来负担。成年后的他们谁来管?邢敏接下了这个重重的担子。她正式开办了“阳光家园”会馆,专门接收成年的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人员。她用自己的积蓄专门买了一套一楼的房子,组织这些残障人士学做手工,开展残障人士婚姻和职业介绍工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日间照料、技能培训、交流活动的场所。后来,她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托管这群特殊的“大孩子”们身上,许多家庭因此慕名而来。

目前,“阳光家园”有30多名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人员,最小的18岁,最大的42岁。他们早上八点半来“上学”,下午三四点钟“放学”。会馆一开始不收费,后来因为负担太大,邢敏只收取少量费用,用于维持这个大家庭的正常运转。

多年来,上百名“大孩子”和邢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亲热地叫她“邢妈妈”。除了照顾他们的生活,邢敏还带着他们晨读、背诵古诗、唱歌跳舞、外出实践……在邢敏的呵护下,“大孩子”们学会了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学会了独立生活,其中一些人还融入了社会,找到了适合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邢敏告诉记者,有次她和“大孩子”们应邀到北京参加央视《向幸福出发》节目组录制,有个孩子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歌曲送给她,“我第一次走进阳光遇见的是你,我第一次哭泣为我擦干眼泪的是你,我第一次跌倒时搀扶我的是你,我第一次喊妈妈呀最开心的是你……”“看到他们找到了自信、收获了快乐,感受到家长们欣喜的目光,这就是支撑我把这件事坚持17年的动力!”邢敏眼含热泪地说道。

本溪日报:记者/车晓丹

来源:本溪网

8419384eddb374272e34a8d7a19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