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弘扬家庭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发表时间: 2020-12-17 作者: 已有6112749阅读

家风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一个词,一句话,乃至一个家的故事,都是家风的载体。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家风,本期我们在市文明办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守公私分明

今年52岁的康秀兵,1986年11月参军,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妻子简彩是本钢冷轧厂的一名工人,儿子康天时在中建铁投集团任职。

康秀兵告诉记者,自己可以说是出身于红色家庭,爷爷是一名东北抗联英烈,1936年12月因叛徒出卖,惨遭日本鬼子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爷爷一生对党忠诚、光明磊落,曾在抗日斗争时为共产党地下组织和东北抗联六军筹粮、筹布、筹盐、筹银元,但自己的家却一贫如洗、时常断顿。

康秀兵的父亲康德智曾是一名乡镇干部,老人不仅一生廉洁奉公,更时常教导儿女要公私分明,不占公家的便宜。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康秀兵,一直不忘初心、秉持家规家训,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任职,都能够严格自律、遵规守纪,同时把“不能因一时贪念而丧失了人格底线,不能因人格缺失而抛弃了人生幸福”作为自己的信条。

“父亲小的时候因舔了一口要送往大山里抗联部队的盐巴而被爷爷煽了一巴掌,父亲任职期间也曾因为拒绝给家里的亲人‘行方便’而受亲人们埋怨,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公私分明,老辈们以身作则的故事让我终身受用,更让我坚定了将家训传承下去的决心。”康秀兵说,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将这红色传承坚守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继承优良家风 严于律己做人

37岁的李强和妻子冷冰都是本溪市第一中学的化学教师,2005年毕业后来到一中任教,他们以校为家,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良好家风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看重过程,注重做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是李强家世代相传的家风。李强的父亲是村里小学的一位教师。村子小,学生少,可以说村里的孩子都是李强父亲的学生。小时候,李强陪父亲出门,见到父亲的大人、孩子都非常恭敬地说一声“李老师好”,至今,这仍是他最美好的回忆。

父亲对李强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就言语和礼节而言,跟长辈交谈需要恭敬,跟同龄人交谈需要尊重,跟陌生人交谈需要自重……

因为父亲的缘故,李强也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2005年,他从陕西师大毕业,到本溪市任教,离开家乡前,父亲很严肃地对他说,作为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而育人之术就是一个 “严”字:对学生来说,严师出高徒,“严”就是爱;对自己来说,“严”就是敬业,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父亲的话深深印在了李强的心里。多年来,李强一直热衷于无偿献血、义务劳动等公益事业。每当学生有思想上或学习上的困难时,他总是及时疏导,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和谐友爱”好家训  让家更温暖

张永辉今年33岁,现任市公安局明山分局金山派出所副所长,妻子林云在明山分局网安大队工作,大儿子今年5岁,小儿子仅1岁半。夫妻二人相敬相爱,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勤恳进取;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共同进步,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是青年双警家庭的模范代表。

从小张永辉就没见过父母吵架,相敬如宾的家庭环境让张永辉的童年充满了爱意和幸福,也让他受益良多。

张永辉结婚5年,与妻子林云仍如谈恋爱时那般甜蜜,两个孩子的相继到来,让这个家充满了更多的爱。2019年8月张永辉从明山分局机关调到金山派出所,随着基层工作的忙碌,让他回家的时间变少了,但只要有时间张永辉都会抢着做家务,而他的这份举动也感动了妻子林云。

如今,大儿子慢慢懂事,张永辉也会经常用爱去教育孩子,有好吃的东西要学会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他鼓励孩子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自己动手收拾玩具、扫地、洗袜子等。除此之外,张永辉还教大儿子要有责任心,每天给他布置小任务,照看弟弟。

“家里充满爱,才能让人感到四季如春,做什么工作,干什么事都觉得有奔头。”张永辉说,今后他会将“和谐友爱”的家训传承下去,守住爱,与妻子携手共创幸福生活。

“百善孝为先” 以身作则传承孝道

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就有这样一位孝敬父母的好榜样,她叫冯冰,今年45岁,现任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助理。17年来,她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多种重大疾病的母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从我记事起,我的妈妈就身体力行教会了我,孝是本分,更是应该传承的美德。”冯冰说,小时候她们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每次家里炖鱼,母亲都会将最好的鱼肉留给老人。奶奶有腰疼的毛病,母亲就主动承担起买菜做饭等家务。母亲孝敬公婆的言行,小冯冰耳濡目染。“妈妈告诉我,一个人只有懂得孝,才能懂得如何做人。”冯冰告诉记者。

老辈的“孝行”,让冯冰对“孝”的认识刻在骨子里。2003年,母亲汪航军被查出直肠癌,术后,年仅28岁的冯冰只身一人在病床前护理、照顾。每日按医生的医嘱和护士的指导方法,为母亲翻身、按摩、扣背。

多年来,母亲除了患有直肠癌,还是一位患有多种疾病的人。强直性脊柱炎导致母亲的身体常年疼痛难忍,严重的时候腿脚肿得穿不上鞋,高烧不退,冯冰陪着母亲四处求医。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母亲又发生多次眩晕、休克、人事不省,通过住院检查,查出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再一次做了大手术。如今通过冯冰的精心照料和细心呵护,她的母亲终于能独自翻身、起床、行走了。

多年来,冯冰将所有的爱和耐心都给了她的母亲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她说,母亲生育了她,报答她是应尽的孝道。幼儿园的孩子们就是她的孩子,她会把全部的爱和自己对家风的理解传承给他们。

良好家风 支撑社会好风气

丹  丹

家风是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文明风范和道德品格。家风看似无形,却有形,更是宝贝。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伴随社会转型,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四世同堂、几十口人共处一个屋檐下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三口、五口之家。从“大家族”进入“小家庭”时代,传统家庭观念受到猛烈冲击。现在有的家庭里,“小霸王”、“小公主”受到过度溺爱;有的家长一味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等理由为“熊孩子”护短。

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健康的成长,回归“家庭”,重拾“良好家风”在这里便显得尤为迫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千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20201217013538913e2e4ef59842fef746003f46

来源:本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