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村屯环境变美 文化生活丰富 文明新风劲吹
城乡携手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表时间: 2017-09-20 作者: 已有9363464阅读

一个个乡村文化广场成了村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一盏盏节能环保路灯照亮村民的回家路,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间道路通向各个村屯千家万户……在城乡共建这一载体的持续推动下,我市273个行政村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风民风越来越淳朴,一张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山城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城乡共建为载体,深入持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乡风民风逐渐得以改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五年来,我市858家在溪中省直单位、市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73个行政村结对共建,累计投入资金1.8亿余元,有效促进了我市新农村的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

文明不文明,环境是标志,村容村貌是农村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在城乡共建工作中,我市调动共建单位力量,着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来,全市累计维修新建村组路930多公里,绿化124万延长米,建设固定垃圾投放点7800多个,基本实现村屯环境“五化”目标,并涌现出湾湾川村、谢家崴子村等一批宜居乡村示范点;创建百里文明景观带,对本桓公路沿线34个村屯环境进行统一规划,拆除路边违章建筑1100平方米,种植枫树、火炬树等各类苗木60多万株,新修路边景点1020平方米、核心价值观文化墙3万延长米,全力打造“十有五美”美丽乡村风景线;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工程,全市农村新增造林76万多亩,新建秸秆气化站30处,每年保护森林植被60万亩;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沟域经济,建成省级特色旅游乡镇11个、旅游专业村45个。

为全面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我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双进双建”活动和农村文化广场功能提升工程,加大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五年来,共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为全市贫困村屯配备乐器、音响等设备1089件,创建农村特色文化基地172个;发挥专业队伍作用,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运用“培训下基层、辅导面对面”“结对子、种文化”等平台载体,加大对基层的文艺培训力度,五年来,全市20多个专业协会、60多支小分队累计送培训320余场,培训农村文艺骨干3000余人,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的原则,先后建设了韩家“牡丹村”、田师付“农民画家村”和同江峪、甬子峪“满族村寨”等一批特色文化村镇,并传承和弘扬了乞粒舞、寸跷秧歌、社火、满族剪纸、辽砚制作、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培育文明乡风民风方面,我市坚持开展“乡风文明示范户”和“十大孝星”等评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创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目前已组建农村志愿服务队伍380余支,注册志愿者达1万余人,以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引导农民更好地认知、践行核心价值观;把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与“文明村镇”“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全市各行政村普遍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及自治章程,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共建单位采取派驻干部、共同召开民主生活会、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等措施,帮助共建村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