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农家院“种”出大文化——本溪县清河城镇清河城村村民
发表时间: 2017-09-01 作者: 已有9369844阅读

他是清河城镇家喻户晓的乡村文化名人——赵铁范,今年62岁的他过了花甲之年,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老赵”。老赵虽然出身农民家庭,不过小学毕业,但受其父母影响很深。他父亲会唱京剧,母亲热爱评剧。小时候,父亲、母亲经常在家切磋唱功,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学会了唱京剧、评剧,戏文中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尽管书念得少,可对历史、文学很感兴趣,因此,说、唱、写的功夫比农村一般人要强得多。

挑起农村娱乐“大梁”
  老赵现在是全镇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农村文艺娱乐活动的领头人,可担任这个角色纯属当初的一次偶然。
  1995年,因为他与另外两家生意上的事儿办得挺成功,于是雇本村人扭起了秧歌表示庆祝。那时村、镇已经有很多年不办秧歌了。所以扭秧歌的群众扭了几场就结束了,觉得很不过瘾。于是,有人对赵铁范说,以后你就组织大伙扭吧。性格活泼、开朗的老赵和同样爱扭、爱唱的沙金富、杨庆春成了全村业余秧歌队的创始人。起初,他们招集大家在赵铁范家后院临街的路上扭。后来就有人不愿意了,有的说耽误休息,有的故意捣乱。看到这种情形,赵铁范说:“我家院子大,到俺家院里扭。”他在房前一字并排接了6盏500瓦的碘钨灯。从此他家1600平方米的大院成了群众尽情欢笑的乐园。茶余饭后,前后街的群众能有100多人加入到了扭秧歌的队伍中来。他们当中不但有普通群众,就连老师、退休干部、饭店老板等认为颇有身份的人也参与其中,人们又寻回了那种久违了的激情。从那时开始,扭秧歌又在清河城地区开展起来。
  赵铁范是一个爱琢磨的人,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有一年中秋节,他说要请大家在他家的大院内请乡亲前来赏月。于是他就借来20余套桌子和凳子,老年人前来他给发月饼,年青人前来他给分上两、三枝烟。平时爱扭的人就在他家院落里尽情地扭着、蹦着,大家高兴地说:“这不赶上春节联欢晚会了吗?”爱张罗的老赵此前还自掏腰包举办过关老爷庙会,他从外地找来文艺演出团白给演出,当地百姓都前去看热闹。后来,人们已不满足于在赵铁范家院内表演了,又要求老赵他们三人领着大家伙逢年过节上街给群众拜年。再到后来,他们又自筹资金更换了衣服旧、颜色杂的秧歌服。有了新的秧歌服,百姓扭秧歌的劲头更足了。说到这儿,不禁有人要问,老赵就这么折腾,他媳妇能愿意吗?起初赵铁范的爱人金桂芝还真有一些拖后腿的想法。但有一次,乡亲的举动感化了她。那是一年春节,老赵带着秧歌队出去拜年。结束后,扭秧歌的人非要去他家来拜年。大家说:“在老赵家排练,老赵从来没有二话。还不少往里搭钱搭物,咱们心里有数儿。”就这一场,让赵铁范、金桂芝感动了好久。这以后,金桂芝成了老赵的有力支持者。他成了仓库保管员、后勤保障员。人们一扭完秧歌,她就给收拾道具、整理服装。在她家排练,她就给做饭。
  2006年,一起组织大家扭秧歌的沙金富、杨庆春因年龄大等原因退出了秧歌队。老赵自己把这个担子担了下来,同年自己又出钱1万多元增加了120套新的秧歌服,吸引了望城、台后、马家沟、陈贾、万利等各村的前来加入,他带领大家扭秧歌一直坚持至今。
传承太平秧歌
  起初老赵的想法很简单,带领大家扭秧歌的目的就是图个乐呵。后来在演出中老百姓的一番话,让他的思想意识有了触动,并有了更深的想法。这使得他不但是秧歌队的组织者,更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承人。一次扭秧歌时,有围观的老年群众说,你们的秧歌扭得挺活,但跟过去人扭的太平秧歌比“味道”差远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赵没事就想,“以前的太平秧歌该是什么样?”他因此成了村里八、九十岁老人家里的常客。老人说:“你们秧歌队中的老鞑表演得不对。”但应该怎么表演老人们又讲不出来。当地村民习惯将老察姆鞑简称老鞑。老鞑是女真人武官打扮,现在多为头带红缨帽,上穿黄马褂、腰系紫战裙,足蹬黑战靴,斜挎腰刀。进啥庙唱啥词,唱的主要是祈求神灵保佑的吉利话。过去祭祀时,秧歌队要由打头的老鞑统领。赵铁范有一回听村民讲,陈贾村有一个86岁的老头是过去秧歌队中的老鞑。话刚说完,他打车就去陈贾村前去请教,还把本村秧歌队里的老鞑带去向人家学习。为了了解太平秧歌表演的技法、伴奏音乐以及服饰道具,他走遍了清河城村和周边的村落。10多年来,他寻访了50多人。寻访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84岁,大家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对他想了解的事情都非常配合。
  2007年一个偶然的场合,老赵与孟庆贺结识,他就是县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心主任孟。孟庆贺来到清河城看到太平秧歌表演后,在满族秧歌表演中,可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表演形式的,尚不多见。虽然表演形式上还有待于完善,但它原始的味道还是保留下来了。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即,他向文化馆的领导做了汇报,馆领导让他长期关注了解。

对太平秧歌的钟爱,让老赵和孟庆贺两个人很快走到一起。赵铁范对民间文化的尊重与执着,深深感染了孟庆贺。孟庆贺也把自己当成了这个秧歌队中的一员,他们共同去整理、总结、恢复。渐渐的,太平秧歌这种失传已久的古老表演形式在老赵等人的努力下又被挖掘出来。人们又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太平秧歌。在市、县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太平秧歌已经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正月十五这天,县政府举办全县秧歌大赛。老赵的队伍一上场,人们就被太平秧歌的表演给震撼了!老鞑猝不及防的对礼,变幻莫测的走阵,诙谐的舞蹈表演,韵味十足的伴奏,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才是纯正的老秧歌,还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了呢,没想到它还‘活’着!”

创办农家文化大院
     赵铁范秧歌队里的人,不光能扭,有的还爱唱。这些人扎根于农村,对二人转、评剧等小戏小调很是在行。时间长了,有的人提出来,“光扭秧歌不过瘾,老赵你就好人做到底,没事时给大伙召集一起喊两嗓子。”老赵一口应承下来。排练中,需要两人配合演唱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脾气、配合的默契程度自愿组成“一副架儿”。农闲时节,老赵看看排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开始在自家大院里张罗着办上一场清河城镇农村文艺演唱会。这一办就是十多年。

这个过程期间还少不了县文化馆孟庆贺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他和老赵来到群众家中看排练,发现群众在演唱、动作等方面不是很到位。回去以后就跟文化馆的主管领导作了汇报,馆里派李俊、郑芸等专业老师深入到村里给予艺术指导。看到赵铁范在农村文化生活上这么下功夫,文化馆还无偿资助了音箱、秧歌服、乐器、图书等物品,在资金上也提供了帮助;又给了老赵一台电影放映机。

2008年,市委宣传部知道了老赵的义举,前来调研。回去以后,送来了二胡、笛子、锁呐等10套乐器。会乐器的人听到这一消息要求加入,这下赵铁范的文艺演出队伍又扩大了。

从多年以前办秧歌就在赵铁范家,以后办文艺演出也是在赵铁范家。晚上没事的时候,老赵义务给大家放电影还是在他家,有人说:“你家这里的文化气息太浓了。以后你这里就叫赵铁范农家文化大院吧。”四年多来,赵铁范农家文化大院的名字越叫越响,全省由一个农民办的农家文化大院也仅此一家。

近年来,随着由他组织的秧歌队伍和文艺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他这个农家大院提供的服务场所显得有些拥挤。2009年,赵铁范自己投资3万余元,在自家院内建成72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个,投资2万元建成30平方米的活动舞台一个。目前,他组织的秧歌队成员达120多人,文艺演出队队员40余人。平时,老赵自编自创快板、小品、拉场戏、歌曲等文艺节目。在农闲和重大节日,就召集演出队义务为群众演出。

老赵所做这些不图名不图利,他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近二十年来,他奉献出了自己的积蓄近30余万元,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之中。在他的带动与文艺宣传下,周围各村民风渐渐好转,打麻将赌博的少了,文化生活越来越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孝顺老人、关心邻里的多了;扯皮传话的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这“三少三多”,无不与老赵的付出密切相关。
  赵铁范,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因自己乐观开朗的天性与一份割舍不下的乡村文化情缘,于是深深地沉醉于其中。这一做就是近二十年,无怨无悔。他不但改变了全镇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了乡村的和谐,更是为清河城镇的农村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