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明联播
从“包公家训”想到的
发表时间: 2017-01-10 作者: 已有9411670阅读

前不久去安徽合肥参加了中国曲协举办的第四届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展演活动,这个活动在这里搞,主要因为合肥是包公的老家。

《宋史》载包拯(999 ——1062)宋代庐州合肥县包村人,如今的包公祠修在合肥市内,实际上是明朝嘉庆年,在包公读书的地方修起来的。目的在于为清官立庙堂,使后人多效仿。现在已是合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颇具教育意义的景点,我们到此,自然也要去看一看。

庄严肃穆的包公塑像,神情逼真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塑像,使我望而生畏,思念古人,但并无太大震动,庙宇和塑像,我见得太多了,难免有雷同之感。但有一处不同的是刻在那石碑上的包公家训,这家训在其他庙祠里是少见的。

家训上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放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这句话是包拯说给他的子孙们听的,意思是我的儿子如果是当了官从了政的,要是犯了贪赃违法的罪名,你就不是我包家的人,不准回到包家,就是你死了以后,也不准埋在包家的大坟茔里。如果不按我说的去做便非我包氏子孙,把这几句话刻在石头上,立在堂屋东壁,让它昭示后人。

包公一世清廉,百姓称颂。他深知,人是有变化的,自己是清官,后世子孙未必是清官,故而留下遗训警示后人。可见包公的为人准则和远见卓识。

由包公的家训使我联想到普通人的家训。普通人的家训不能像包公那样广为流传,却能喻示子孙,传承精神。

中国是儒教大国,文人们的家训多有诗书礼义”“忠厚传家的内容。不过也有不少人把自己的人生体会,处世哲学,作为家训传给后人。记得有位先生这样说:心平气和,能让子贵孙荣,思偏性执,不逢祸,定受穷。

这是告诉子孙,心气要平和,自有富贵荣顺,思想偏激,性情执拗,就要逢祸,受穷。

有位木匠师傅,让我用毛笔写下他的诗传给后代。诗写的很通俗,但很实在:

锛、凿、斧、锯建奇功,伴我几代不受穷,儿孙别忘此物件,须让技术能又精。

普通劳动人民,只求后世子孙,技术更精,超过前辈,才有立足之地。

一位老京剧演员告诉我说: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地受罪,要想成角成名,练到别人不能,这就是我的家训。

这两句话,是对子女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感悟。京剧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想要台上成功,须在台下努力,受苦。想要成为名角,大蔓儿,要练到被人不能练到的程度。

我的父亲对我的训教到没什么复杂的,只有十个字:台上说好书,台下做好人。

这十个字我小时候并没太在意,等到他老作古之后,我有点成就之时,越想越觉得十个字虽少,但内容很多。台上说好书不只是书目内容要好,更重要的是,你说得好,这里面包括了你的语言、表演、评论等诸多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说好书的水平。至于台下做好人更是值得深思,什么叫好人?遵纪守法就是好人吗?那是老实人。艰苦朴素就是好人吗?那是本分人。

父亲说的好人,他在世的时候,闲聊时不止一次的说过:人情不透,说书不火。人如其书,书如其人。你要说的英雄,首先你得钦佩,英雄人物,就是忠君爱国,大仁大义,宽厚待人,侠肝义胆,这就是英雄,也就是好人。坏人好说,好人不好说。

我深知,做这样的好人,我还须努力。

其实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训就是治家格言,能另细胞健康成长,细胞健康,社会就兴旺,国家就强盛。正如儒家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